12月14日上午,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来自全国45家各大网站的媒体记者编辑们来到鞍山的达道湾工业园。在这个园区里,一座座高大的厂房正在拔地而起,未来,精特钢及深加工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四新”光电产业、光电产业将在这里扎根,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其中,16万吨/年煤系针状焦项目于今年投入使用,该项目的建成填补了煤系针状焦国内空白。
达道湾:16万吨/年煤系针状焦填补了国内空白
记者们随车一路参观,讲解员如数家珍般说起园区的工业发展。“像亨通阀门有限公司,总投资上百亿元,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6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另外,区内已有754户企业入驻,实施项目797个,总投资达664.5亿元,有336户企业投入运营。目前,已有中钢集团16万吨针状焦系列产品、春雨集团紧固件产业园等17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工业项目和中国东北钢铁大市场等3个百亿元商业项目落户达道湾,有中国兵装集团新能源产业化基地等20个央企项目落户达道湾。”
令讲解员最引以自豪的就是16万吨/年煤系针状焦项目。她告诉记者,“该项目在全世界仅有7家,日本四家,德国两家,中国仅有的一家就在我们鞍山的达道湾工业园”。
据介绍,针状焦是一种优质碳素材料,具有取向性好、导电导热性能好的优点,用于超高功率电炉炼钢电极,可缩短冶炼时间2/3,减少电耗50%。该项目填补了煤系针状焦国内空白。该项目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16万平方米,年产煤系针状焦16万吨,粘结剂沥青10万吨,核石墨1万吨,碳纤维1000吨,抗氧化剂50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8亿元。
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前来筑巢?达道湾工业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主要原因之一。该工业园区北起南沙河,南至千山西路,东起西环市铁路,西至沈大高速公路,毗邻鞍钢主厂区,有着不可多得的地理优势。园区管委会充分利用园区现有产业基础和特点,结合达道湾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以冶金矿山设备、精品优特钢、钢结构、标准件与紧固件等12个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确定了“三点三线”(三点指北京、上海、杭州;三线指沪宁线、甬温线、广深线)作为园区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通过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社会牵动强的重大项目落户园区,提升园区产业档次。
开发区:中国电力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下午,全国网络媒体辽宁行采访考察团一行又到了鞍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辽宁荣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考察。据悉该公司是世界最大的SVC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力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整体实力居国内同行业之首。致力于服务冶金、电力、煤炭、有色金属、电气化铁路等领域。
据了解,从2001年底,全区技工贸总收入实现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累计入区企业达1062家,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18家,1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41家。清华紫光、托普软件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入驻高新区,聚龙集团,海诺集团等一批民营企业正在崛起。新材料,环保与节能设备,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