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采掘技术

新技术研发成功枣矿煤田开采寿命延长20年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时间:2009-08-17

    枣庄矿业集团新近研发的无煤柱开采技术已开始推广,此技术可置换开采出4亿吨左右占压煤炭,将使枣矿煤田延寿20载。这是记者日前从该集团了解到的消息。
 
  无煤柱开采技术是枣矿集团的独创,即在上一区段运输巷下侧预置一条充填带,下一区段材料巷掘进时,沿充填带掘进,不再预留煤柱,用充填带把上下两个工作面间留设煤柱置换出来。7月27日上午,记者在枣庄矿业集团高庄煤矿井下看到,一条用模板造墙,墙内充填大块矸石,然后用河沙、水泥、碎矸石等混凝土浇注的“人造煤柱”代替传统煤柱。

  这一新工艺由预采煤柱、选矸和矸石充填三大系统组成,所用的翻车机、抛矸机、双向对开皮带、混凝土搅拌机和输送设备等,都是自主创新研制。陪同采访的副总工程师杨根弟说,这条“人造煤柱”总长800米,置换煤炭11340吨,按目前每吨原煤销售价格600元计算,创收680万元,减去设备安装、矸石充填等费用,可增加净收入380万元。

  枣矿集团总经理王明南介绍说,枣矿煤田可开采储量7亿吨左右,按照集团目前2000万吨的年产量,开采寿命35年左右。采用无煤柱开采新工艺后,不但能将井下预留的煤柱置换出来,还能使139个村庄、微山湖和铁路等“三下”3.9亿吨占压煤开采出来,使枣矿煤田开采寿命延长20年。

  过去“三下”采煤均是条带或房柱式开采,煤炭资源回收率低于50%。实施无煤柱开采后,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到97%以上。另外,该技术解决了村庄下采煤造成的地面下沉难题,避免了农民房屋下沉开裂,融洽了地矿关系。

  无煤柱开采一举数功:许多“长眠地下”的煤柱得见天日,节约了资源,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防止了采空区煤柱被压酥自燃、危及矿井安全的隐患;实现了矸石零排放,矸石不上井充填人造煤柱,既不占压土地,又避免了矸石堆积造成的二次污染。

  据介绍,今年枣矿集团西部7对生产矿井,已全面推广了无煤柱开采新工艺,全年可采出煤柱煤炭上百万吨,增收4亿多元。

特别声明

国际煤炭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煤炭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煤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煤炭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