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化资讯

陕煤集团黄陵矿业二号煤矿:多管齐下 筑牢瓦斯治理“铜墙铁壁”

来源:陕煤集团

时间:2025-09-29

近年来,陕煤集团黄陵矿业二号煤矿坚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聚焦瓦斯“零超限”目标,坚持“科技赋能、队伍强基、管理提效”三位一体工作路径,全力推动瓦斯治理从“治得住”向“治得快、治得好、治得省”转型升级,助力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新跨越。

科技赋能 守牢矿井安全“生命线”

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杀手”。今年以来,针对矿井瓦斯赋存复杂、治理难度大等痛点,二号煤矿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创新应用“2号煤层预抽+3号煤层预抽+围岩油型气抽采”立体抽采模式,实现从工作面掘进前、掘进期间、回采前再到回采期间的全周期瓦斯管控。

“以前在井下作业,最操心的就是瓦斯浓度波动,尤其是掘进和回采关键阶段,总怕出现异常。现在有了这套立体抽采模式,从掘进前就开始提前管控,掘进、回采每个环节都有针对性措施,瓦斯数据一直较为稳定。”二号煤矿通风队副队长赵军平感慨到。

同时,二号煤矿全面升级瓦斯抽采智能化管控系统,在地面及井下4座泵站部署高清视频监控、智能传感器等设备120余台套,实时采集瓦斯浓度、抽采负压、抽采等7项关键参数,数据通过5G网络毫秒级传输至调度指挥中心及瓦斯抽采智能监控中心,一旦出现异常,系统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及应急联动机制,处置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内。

队伍强基 筑牢矿井安全 “防护网”

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让标准化理念深入人心。为打造一支专业过硬、反应迅速的瓦斯治理队伍,二号煤矿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于8月31日至9月5日启动瓦斯抽放队“一对一,手把手”实操培训,覆盖38名泵站司机。

培训打破传统集中授课局限,由技术员、机电副队长现场指导,聚焦瓦斯浓度检测校准、抽采泵阀门调节、事故应急处置等8项核心技能,分地面与井下场景精准施教,地面侧重设备日常维护与联动处置,井下模拟瓦斯超限、管路堵塞等复杂工况演练。

“以前看单项操作觉得简单,经过各项全流程操作才发现细节里都是学问。”刚完成操作的司机李社锋说道。

同时,培训中通过为每名司机建立“技能档案”,针对性制定提升计划,记录操作短板并制定针对性提升计划,形成长效机制,目前35名司机已完成培训,达到各类设备全流程操作人人过关,泵站设备故障率环比下降26%。

管理提效 拧紧矿井安全“责任链”

二号煤矿通过构建“全员有责、层层负责、失职追责”的瓦斯治理责任体系,将治理任务分解为7个步骤,明确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各部室管理人员、区队管理人员及岗位员工等各层级责任清单,实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

同时,不断修订完善《瓦斯抽采达标管理办法》《“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瓦斯事故报告与责任追究制度》等5项规章制度,规范从致灾因素普查、抽采设计、施工监管到验收评估的全流程管理。强化现场管控,成立由通风、安监、生产等部门组成的专项检查组,采取“随时、随机、随地”的方式,重点排查井下采掘面、抽采泵站、钻孔施工现场等12余个关键区域的违规操作、设备隐患问题。对发现的隐患建立“问题、责任、整改、验收”四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隐患整改全闭环。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项检查8次,隐患整改率、复查合格率均达100%。


特别声明

国际煤炭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煤炭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煤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煤炭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