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矿用固液分离机在乌海能源五虎山煤矿顺利完成现场工业性试验。数据显示,该设备处理能力达30m?/h,清水回收率超80%,产水浊度仅为0.5NTU,成功将定向钻探孔口返出的携渣废水净化为可循环使用的清水,显著降低了钻探施工过程中的用水成本。该技术为解决煤矿井下定向钻探领域耗水量大、废水处理难等问题提供了创新且实用的方案。
长期以来,煤矿井下定向钻探施工多以清水作为冲洗液,采用开式循环方式进行供水,孔内返水直接排污,这种方式不仅带来大流量供水和废水排放双重压力,还造成水资源巨大浪费。部分煤矿尝试使用振动筛净化钻探污水,但该方法仅能去除大颗粒钻屑,水中残存的细颗粒杂质易损伤孔底螺杆马达、随钻测量探管等核心设备,导致测量失败、钻具失效等故障,难以满足定向钻探需求。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西安研究院创新提出“粗筛+精滤”双级短流程净化工艺,在此基础上研发了KFM-30/59YL矿用固液分离机。该设备将履带车体、振动筛分模块、陶瓷超滤模块、智能控制系统等核心组件集成为一体,集中收集孔口渣水后,先利用振动筛分模块高效分离大颗粒钻渣,再利用陶瓷超滤模块的特殊筛滤截留特性,深度去除水中细颗粒杂质,最终实现定向钻探冲洗液的循环复用。
现场试验过程中,设备成功通过了煤矿井下复杂工况的全面检验,全程保持稳定运行,充分体现了遥控行走、自动运行、产水连续、处理量大、清水回收率高、水质优、能耗低等优点。乌海能源天荣公司五虎山矿钻探施工现场负责人对设备试用效果给予高度评价:“之前定向钻探施工,单台钻机每天就要消耗几百吨水,废水排到地面还得处理,现在有了这台设备,直接在钻场对水进行净化循环利用,钻探成本大幅下降,设备故障率也明显降低。”
该设备可减少80%以上的钻探施工用水量,为煤矿企业减轻辅助作业劳动强度、降低用水成本、践行绿色开采理念提供了重要支撑,助力煤矿定向钻探绿色智能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