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焦煤印发《关于聚焦提升成本、科技、市场三个竞争力加快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将“三个竞争力”作为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路径和重点任务,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明确通过全面对标、分析研判、系统提升,加快转变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方法,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为生动展现各单位在提升“三个竞争力”中的实践成效,交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山西焦煤霍州煤电官微开设“提升成本、科技、市场三个竞争力”专栏,旨在通过舆论的力量,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以实干实绩为霍州煤电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为山西焦煤全力打造国际炼焦煤市场领军级企业赋能添势。
晋北能化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两级公司经营分析会精神,强力推进精益管理,将提升“三个竞争力”融入企业发展各环节,构建长效机制,全面推行“零基项目”管理,以“降本”为笔、“增效”为墨,用精准施策将成本管控转化为实效,以创新举措打破瓶颈,走出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降本增效“精打细算”,点滴积累“真金白银”
该公司秉持“颗粒归仓”理念,从细微处发力。材料消耗管控推行“斤两必争”模式,晋北煤业公司构建“4+4+1”成本动态巡查机制:源头管理通过单位成本测算核减无效计划78万元;过程管控由动态巡察组跟踪井上下83项物资,考核闲置浪费2.8万元。 能源消耗控制构建“制度约束-技术降耗-行为规范”全链条机制,优化大型设备运行(加装红外感应、集中排水等),建立“线上监测+线下巡查”双控体系,将电力指标纳入刚性考核。上半年电费同比下降150万元,降幅达6%。
提质增效“破旧立新”,多策并举打破困局
面对效率瓶颈,该公司以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释放活力。设备管理上,机电部推行“设备健康责任制”,建立“损坏鉴定→自主检修→专业验收→奖优罚劣”闭环流程,实施弹性工时与“检修工单积分制”,将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与队组绩效挂钩。通过提升自主检修能力(占比达30%)、优化备件联储等,上半年修理费同比下降50万元,降幅8%。汾源煤业公司“螺丝钉”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按材料原价的50%(本队用40%、跨区队用60%)奖励回收职工,残值物资按10%兑现,职工回收意识增强,减少浪费明显。
洗煤工艺聚焦“精煤制胜”,以质量稳定为中心、提产率为目标。利用重介工艺对跳汰煤进行三段再选,优化分选阈值与介质配比,将洗混煤发热量从3600大卡调至3200大卡,上半年精煤产率提升约0.6%。以洗选质量标准化为抓手,督促加工方检修设备、杜绝“跑冒滴漏”,保障洗选工作有序开展。
协同联动,筑牢降本增效长效机制
该公司建立“全员参与、全程管控”协同机制,推动降本增效成为全员自觉。开展“6S”标准化治理,截至目前,通过库存清查压降库存128万元;建共享储备仓库,盘活常用闲置物资47万元;严审服务项目,横向对比集团价、纵向查询市场价,核减费用16.45万元。 同时,将降本增效与绩效考核深度融合,建立“效益导向”考核体系,量化部门及基层单位成本、效益指标,结果直接关联薪酬与评优,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汾源煤业公司创新“零基预算+五级穿透”机制,覆盖“岗位测算→班组申报→区队初审→专班论证→领导小组审批”全流程,刚性执行“无计划不实施、无预算不开支”。通过月度预算严审、“班清日结”绑定岗位定额(如采煤机司机截齿消耗≤1.5个/万吨煤)、动态巡查组每旬核查、“班组日析→区队周评→专业月结→公司总评”常态化分析,激活成本管控末梢。
晋北能化公司将提升“三个竞争力”融入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细胞。从井下设备的每一颗螺丝钉到洗煤车间的每一度电,从班组的日结分析到公司的战略布局,全员联动的成本管控网越织越密,科技赋能的效益增长极持续发力。让“降本为盈、增效破局”的实践,成为驱动企业行稳致远的持久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