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一场聚焦重大事故隐患的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公开裁定会在泸州市叙永县应急管理局举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监察执法二处通过“风险研判—现场检查—公开裁定”全链条监管模式,对叙永一矿涉嫌的两项重大事故隐患作出处理决定。泸州市、叙永县应急管理部门及芙蓉安管中心、古叙煤田公司及辖区煤矿50余名管理人员通过现场和线上方式观摩,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执法效能提升。
风险研判精准,现场检查仔细,不放过可疑之处
7月下旬,监察执法二处进行矿井生产动态分析研判风险,叙永一矿存在采掘接续紧张与防突措施执行异常风险。监察组随即于7月29日到矿开展“四不两直”现场检查,一个检查小组针对超强度生产嫌疑,重点调阅矿井调度报表与限产方案比对,查实2025年2月、3月实际产量分别达2.7029万吨、2.8957万吨,远超自定限产指标(计划月产2万吨、1.5万吨),确认矿井存在超强度生产;另一个检查小组井下现场检查发现矿井有防突措施造假线索迹象,监察员通过调阅视频监控回溯与防突工手册交叉核验,发现7月11日+880m运输石门掘进工作面检验中,防突工实际使用6米钢钎施工3个检验孔(手册虚报8米孔深),仅完成8次K1值测试却伪造12次K1值、21次S值记录,确认矿井防突措施造假。
公开裁定彰显法治,兼顾惩教结合
针对此次治本攻坚重点监察发现的2项重大隐患,监察执法二处按规定举行了案件公开裁定。公开裁定由处长乔传印担任组长,案件承办人周友通过采掘工程平面图、产量调度表、视频证据等材料完整呈现违法事实,矿长董某代表企业深刻反思“法律意识薄弱”“灾害治理技术执行走样”等管理根源,并介绍了立即采取的整改措施,表示全矿将开展安全大反思活动,停产整顿问题工作面,重新编制采掘接替计划,组织专项技能培训等。
裁定小组综合考量企业积极整改情节,鉴于企业主动采取全采区撤人、中介机构复测达标等消险措施,依法作出分类处理:对存在2项重大事故隐患并生产的违法违规行为,责令立即停止生产,重新制定限产方案,同步要求全矿开展两个“四位一体”防突措施清理整顿。
网络直播+现场观摩,拓展警示教育效果
本次裁定会创新采用“网络直播+现场观摩+以案说法”模式,泸州市所有煤矿“关键人”在主会议现场参加“庭审”,并通过小鱼易联视频会议模式,让辖区所有生产建设煤矿管理人员远程观摩。现场与会企业管理人员一致认为,裁定过程事实清晰、依据充分、尺度合理,既体现执法刚性,又彰显教育温度。乔传印表示:“公开裁定不是终点,而是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新起点。我们将持续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隐患根治。”
此次执法行动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机构深化“精准监管+服务指导”的实践缩影。通过风险研判、现场查证、公开裁定、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既纠正单矿违法违规行为,更推动区域煤矿企业树牢“超强度生产就是触碰红线,防突造假等同漠视生命”的安全共识,为煤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