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厂区的斑驳砖墙
到新厂房的智能化生产线
从依赖经验的传统机械制造
到驾驭机器人的新时代高智装备
2024年9月
焦煤神华重机整体迁入
焦作市东部产业集聚区180亩现代化厂区
仅仅10个月的时间
9个智能化车间高效运转
焊接机械臂精准舞动 激光切割火花飞溅
托辊产线全速奔腾
今年1—6月份实现销售收入近9000万元
同比增加5600万余元
产值突破1亿元
创历史新高
红色基因铸就发展“向心力”
神华重机始建于1910年,前身是英商“福”公司在焦作开办“泽煤盛厂”而建立的煤矿修理厂,历经世纪沧桑,始终将“特别能战斗”的红色血脉融入发展基因。
“‘特别能战斗’精神既是焦作煤矿百年传承的根与魂,更是驱动我们勇立潮头的核心力量。”神华重机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小展的铿锵话语,道出了这家百年企业的精神密码。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新厂搬迁后,神华重机党委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一线,构建起“车间即阵地、党员即先锋”的“党建+”管理模式,以“一个车间一个支部”为原则,配齐党支部书记,打造11个党支部阵地,设立20余个“党员示范岗”和“技术攻关小组”。五车间党员骨干带头攻克滚筒焊接开裂难题,四车间党员突击队48小时完成智能试验中心调试……“党建+创新+服务”的融合模式,让党组织成为攻坚克难的“红色引擎”。
刀刃向内激活“效能红利”
“嗡——”清晨的铸造车间内,3台3吨中频炉轰鸣运转,树脂砂生产线正将废钢资源“点石成金”。
面对市场竞争压力,神华重机更是以“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打出精益管理组合拳:通过避峰填谷政策,电费单价较去年下降至0.1元/度,上半年省电近30万元;推行共享用工模式,跨车间调剂200余人次;完成了硬连接装置优化设计,降低产品自重30%左右,提高了适用性;中部槽熔覆技术减少刮板运行阻力……一组数据见证成效:前6个月,修旧利废节约140万元,产能爬坡周期缩短40%,修理设备台数同比激增80%。
在安全领域,该公司以安全环保为核心抓手,制定《关于做好2025年安全环保工作的决定》专项安全方案,风险辨识全覆盖、隐患整改不过夜、三班制优化产能、安全包保零盲区。
“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在四车间智能试验中心,老职工姬生文感慨,“过去‘摸石头过河’,现在靠数据‘精准导航’,安全有保障,生产效率更是翻了不止一番!”
智造引擎驱动产业跃升
走进神华重机第五车间,智能化生产场景正生动演绎着传统制造业的革新成效:焊接机器人工作站上演着“人机共舞”的震撼场景;多台机械臂在空中划出精准轨迹,焊缝平滑如缎,参数控制达毫米级精度。
“过去人工焊接30米需要一天,现在机器人3小时搞定,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神华重机第五车间主任王亮自豪地说。
以智赋能,向智而行。神华重机以“数字化转型带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目标,以30余台智能设备构建起“智造矩阵”:喷塑生产线实现“零VOC排放”,粉末回收率超95%;激光切割机正将电子图纸转化为精密工件,切口误差小于0.1毫米,工效提升一倍。这些硬核科技,助力企业前6个月斩获订单金额近7300万元,智造转型的“硬实力”正转化为市场开拓的“强动能”。
神华重机总经理许随利指着企业销售网络图说:“我们自主研发的‘多层多道叠加焊接工艺’,让滚筒抗压强度提升40%。与天津沃德传动合作引入的减速机修理技术,更让产品故障率下降30%。完成了江苏苏盐井神供应商资质认证,球磨机合作即将启动!”上半年签订外部订单500余万元,神华重机的品牌影响力正从中原辐射全国。
截至目前,神华重机已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50余项,煤安认证产品超250种,拥有35类设备检修资质及国家机电安装二级资质。
暖心工程凝聚奋进力量
搬迁新址后,神华重机将“职工幸福指数”纳入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用人文关怀托举起职工的获得感与归属感……
9个车间均配备大功率风扇,标有职工姓名的专属水杯整齐排列,车间室温控制在28℃左右;厂区中心的塑胶篮球场、羽毛球馆成为职工下班后的“健身打卡地”;6条通勤班车线路、便民充电桩,让回家路更温暖。
如今的神华重机,不仅是智能制造的“样板间”,更是职工幸福的“暖心港”。2025年前6个月,企业订单量同比增长20%,产值突破1亿元,创历史新高。目前,该厂职工人均月收入同比增长20%,幸福指数与产能曲线同步攀升。四车间主任张鹏感慨:“现在订单多,收入也多了,大家伙儿干活更有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