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焦动态

看山西焦煤霍州煤电辛置矿如何改写“辛苦”与“风险”

来源:山西焦煤

时间:2025-07-16

在煤炭行业,搬家倒面可谓矿井生产的“中场战事”——设备拆除、运输、安装等环节环环相扣,任何疏漏都会影响安全生产接续。作为一座有着73年历史的老矿,山西焦煤霍州煤电辛置矿也曾长期面临搬家倒面带来的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衔接效率低等困境。但近日记者在辛置矿采访时意外得知,今年他们搬家倒面频次增加了,职工却感到作业环境更安全了,劳动强度也降低了,同时效率还提升了25%。

老矿井是如何改写“辛苦”与“风险”的?6月下旬,记者走进辛置矿探寻答案。

“井下巷道尺寸窄,断层复杂,特别是‘刀把子’工作面多,不适合安放大型设备,而且今年开采边角区域,搬家倒面更频繁。”生产副矿长徐文贵指着工作面分布图说,再靠传统“人海战”,职工们肩扛手拉和一些简单机械,根本行不通,唯有创新才能破局。

一场“技术突围战”就此打响。辛置矿紧紧围绕“四个目标”,率先引入“六化”工作法:工程设计实用化,优化施工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工程量;设备选型合理化,根据不同地质条件精准匹配设备。同时积极推进岗前培训针对化,促进作业流程专业化、过程跟踪体系化、复盘总结规范化。

在设备选型上,辛置矿秉承“精准适配、安全高效”的原则,将新设备组合应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我们升级后的装架机构,加装了轨道可以来回移动,再搭配上矿用液压框架式、臂架式等不同的起吊装置,就像‘变形金刚’一样灵活多变。”辛置矿调度室党支部书记王小江介绍。

王小江提到的这几种设备,如今已是辛置矿高效搬家倒面的‘利器’,成了职工们的好帮手。职工们感叹之余更是赞不绝口。“以前固定式装架机构,费时又费力,一个班五六个人才能拆一架,现在一个班轻轻松松至少拆两架。”采二队液压支架工宋照明还没说完,职工杨建斌就接起了话茬:“过去起吊用导链也就是手拉葫芦,两只手不停拉拽,一个班下来胳膊酸疼。现在拿着遥控站在安全区域操作,省心又省力。”

“现在咱从危险区域解放出来了,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液压操作手柄代替了按钮操作,人机分离,安全系数更高了。”……职工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感慨现在设备变“聪明”了,干活轻松多了,心里也更踏实。

与此同时,辛置矿强化现场调度指挥,协调各环节作业进度,在运输方式上积极推广齿轨卡轨机车,实现了辅助运输“分散接力”到“直达高效”的质变。

辛置矿生产技术部回采部长康乐说,这种新型机车依托齿轨驱动与卡轨导向的双重技术优势,在16°以上大坡度巷道可以实现重载连续运输,单趟运输效率提升了2倍,人员跟车作业强度降低80%,构建起了“安全零隐患、效率无间断”的现代化辅助运输网络。

辛置矿调度指挥部部长郝青山算了一笔账,以二采区煤柱A面为例,有了这些新设备、新技术加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搬家倒面效率提升了60%,材料费节省了20万,这些数字叠加起来,每年可节省的直接与间接成本超过150万元,实现了“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真正将“辛苦”转化为“轻松”,把“风险”变为“可控”,效率效益效果显著。

特别声明

国际煤炭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煤炭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煤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煤炭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