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企业动态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新产业发展公司降本增效跑出加速度

来源:山西焦煤

时间:2025-07-03

今年以来,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新产业发展公司面对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始终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主动出击、精准施策,全面推进智能化转型,为降本增效插上“智能”翅膀。

在汾西新产业发展公司支护材料厂,车间整洁明亮,生产区域井然有序,偌大的厂房内仅有寥寥几人在操作。职工只需要操控锚杆自动化生产系统,大量锚杆便伴随着叮叮当当的响声源源不断产出。

“以前,车间有20多人,在生产锚杆时,需要大家一起搬运物料,劳动强度非常大。在质量把控上,也主要依靠人工,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误差,还容易造成物料浪费。”汾西新产业发展公司支护材料厂副厂长王树雄介绍道。

如今,锚杆的生产流程已实现从人工到智能化的转变,下料、缩径、滚丝各个环节一气呵成。生产时,只需按下开关,伴随着机器轰鸣,锚杆的前端原材料就被行车平稳运输到流水生产线上。经过物料运输系统的传输,原材料前端被机器自动缩径,减少了钢材打弯、卡料现象的发生。紧接着,缩径后的原材料被自动输送到滚丝系统,机器自动控制滚丝尺寸、丝扣饱满度和滚丝时间。就这样,一根根锚杆以每分钟生产6根的速度新鲜出炉。相比以往,单日产能提高2000根,每年节省人力成本19.5万元,节约电费约6.5万元,节约设备维修费用0.5万元。产品合格率、客户满意度也得到大幅提升。

在汾西新产业发展公司锚固机车间,一台正在搬运货物的AGV机器人吸引了众人目光。“以前,我们都是推着货车搬运货物,现在全部依靠机器人。” 王树雄按下按钮,机器人便托举着成吨重的货物,沿着地面上标明的路线,流畅地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

在包装自动填充流水线上,通体红色、挥舞着金属“手臂”的装箱机器人活力满满,快速准确地将刚刚生产出的锚固剂装箱打包。眨眼间,一箱“晋星”牌锚固剂就完成了包装。“以前,这些操作都需要人工完成,耗时耗力。”王树雄说道。

从料仓自动进料补料,到包装箱自动填充、自动码垛装箱打包,再到机器人出入库……在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上,锚固剂的智能化生产流程一目了然。通过智能化的生产流程,目前,锚固剂日产量峰值提升约80%,配料、包装、产品出入库效率大幅提高,车间工作人员减少一半,每年可节省人力成本57万元。以往,在冬季生产作业时,因天气寒冷,锚固剂的生产原料在出料时容易堵塞,经常停产维修。为破解这一难题,汾西新产业发展公司组织人员进行创新改革,在搅拌器外围设计安装了热水箱,通过热水箱的加热保温,确保生产流程一年四季畅通无阻。

从大量依赖人工到作业现场智能化,从小改小革到机器人的精准操作,汾西新产业发展公司把降本增效和智能化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向着“安全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生产”大步迈进。

特别声明

国际煤炭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煤炭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煤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煤炭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煤炭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