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万物竞发。近日,陕西煤业主办的煤炭板块协同增效推进会在此圆满落幕。作为承办单位,曹家滩矿业以“协同增效”为笔,在陕煤集团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上写下扎实注脚:2025年1至5月,协同任务完成量达4.5亿元;协同规模从2023年的10.7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7.48亿元;成本降了、效率升了、动能强了——一组组“硬数据”,正是协同增效的生动写照。
多维协同“破题”
管理是协同的“中枢”,技术是突破的“引擎”,物资是运转的“血脉”——三者环环相扣,共同破解“单点低效”困局。
在集团法律风控部指导下,创建“智慧法务云平台”,合同审核、风险预警线上化,有效降低法律风险;对标黄陵矿业、彬长矿业等兄弟单位,推行“材料清单式回收+井口核算验收+工器具超市”模式,提高了物资回收率和工器具使用周转率;与小保当、红柳林等矿开展设备互备协作,实现“一矿短缺、多矿支援”;与小保当、榆北矿业联合实施党建区域共建,基层党建与生产融合度提升30%;与运销集团联动调结构,动态适配市场,创效3600万元。
针对安全生产“卡脖子”难题,曹家滩牵头组建“技术攻坚联盟”:联合中铁建重工集团、中煤科工等单位攻克“超大断面智能快速掘进”技术,创造了超大断面煤巷掘进单月进尺2355米的全国最高纪录,比传统掘进装备工效提升了3倍到5倍,获202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与煤层气公司合作研发的“动水砂化区斜井溃涌灾变协同控制技术”,获2024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破解了动水携砂溃涌注浆难题。联合陕煤研究院研制的“快速密闭墙构筑装备”,工效提升40%以上。
以“集采提效”为刃,曹家滩与物资集团打造“一站式”物资服务平台,需求预测、库存预警、配送调度全流程智能化,井口超市升级为“智慧物资便利店”,库存周转率提升13.3%;创新“先款后货”采购模式,引入铜川、蒲白等内部产品,年节省1200万元采购成本;首创“前店后库”模式的“智慧劳保超市”,相关经验被纳入物资集团集采标准,成为行业“样板”。
协同模式“答题”
工程是协同的“硬支撑”,服务是协同的“软延伸”。曹家滩以“工程提质”为基础,以“服务增值”为延伸,构建“建设-运营-升级”全周期协同模式,让协同效益从“当下”延续到“未来”。
工程协同的关键是“控源头、提质量”。曹家滩从设计到施工全程发力:引入建设集团设计院优化方案,源头杜绝无效投入;与秦源公司深度协作,驻矿团队精准编审造价,编审造价提高10%;以“乙方思维做甲方”,为南部风井协调解决火工品手续办理难题;与陕煤化建设集团煤矿运营服务公司签订零星工程施工合同,施工效率提升10%。
服务协同的目标是“强支撑、共发展”。曹家滩坚持“内部优先、互利共赢”:与神南产业制定大修设备维修标准,联合优化超大采高工作面安装方案,提前17天完成安装调试,节约费用约1亿元。建成全国首个煤矿井下零碳辅助运输项目,优化井下作业环境,保障职工健康;与西安煤机厂合作研发世界首台“十米超大采高”电牵引采煤机,吸引俄罗斯等国考察,推动国产设备出口10余台,助力“中国智造”走向世界。服务协同不仅让“生产更稳”,更让“发展更远”。
延伸价值“解题”
协同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曹家滩紧扣集团“协同增效年”部署,以“四种经营理念”为纲,将协同增效纳入年度战略核心,量身定制《协同增效年实施方案》,明确14项重点任务,成立“一把手”挂帅的工作专班,构建“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闭环机制——任务完成情况直接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挂钩,以刚性约束激活全员协同动能。
“协同增效,是应对挑战的‘金钥匙’,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曹家滩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增林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四种经营理念”,与兄弟单位共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生态,为陕煤集团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企业贡献强劲的“曹家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