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干活平均分配的“大锅饭”式管理,极易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久而久之职工将失去工作积极性,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掣肘。晟泰公司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增收入、降成本、割赘肉、止出血、堵漏洞”15字30条经营管理措施,从激发企业内部经营活力入手,变“大锅饭”为“责任田”,化小经营单元,促使各子分公司“各显神通”。2023年,全公司营业收入较预算指标增加7400余万元,“分灶吃饭”活力尽显,企业发展更有信心、更有底气。
01打破“大锅饭”推动管理升级
晟泰公司自煤炭资源枯竭后,持续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目前形成了以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为主、辅助制造为辅的“两主一辅”产业格局,现有7个子分公司,涉及机电安装、煤矸石治理、超市、餐饮、辅助制造等领域。如此多元化的产业,如果不论经营好坏,不管盈利亏损,领一样的工资,同吃“大锅饭”,必定会让企业失去动力。
晟泰公司积极响应集团公司“调整管理架构、优化流程管控”改革举措,以市场机制倒逼经营机制转换,打破“大锅饭”,推动企业精益管理升级。从管理架构和流程上实施了“六化”,即化小主体责任单元,实施分权落办;化小岗位责任单元,实施分类定位;化小环节责任单元,实施分级负责;化小现场责任单元,实施分片包干;化小管理责任单元,实施分步激励;化小经营责任单元,实施“分灶吃饭”,7个子分公司7块“责任田”,建立“班子利润承诺、实体绩效兑现、班组成本控制”的层级管理体系。这样一来,成本、利润、绩效层层分解,每块“责任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同时,强化了契约精神,形成了“千斤重担共同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格局,激活经营主体“一池春水”,各子分公司积极想办法、找路子,逐一破解发展难题,为企业改革创新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02“跳起来摘桃”实现提质增效
“‘分灶吃饭’就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终极目标不仅要吃‘饱’饭,还要吃‘好’饭。”晟泰公司负责人的话掷地有声。
晟泰公司牢固树立现代企业管理意识,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为突破口,不断开拓思路,鼓励各子分公司“跳起来摘桃子”,不仅要摘到桃子,还要力争摘下更多的“桃子”,增强争先进位的主观能动性,纵深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工贸公司负责人说:“我们倡导‘抢、拼、干’,逐步启动契约化经营管理模式,放权搞活创新经营,激发门店活力。”万德福超市率先改革,对部分店面进行重新定位,派专人蹲点计算客流,研判分析周边半径一公里范围内的客户群体和消费情况,确定“以店养店”升级计划,成功引进甜啦啦奶茶、榴莲比萨、猩猿速酷跑等深受年轻人喜欢的休闲食品和运动项目,完成600多平方米店面租赁工作,租金收入同比增加20万元。白马绿苑餐饮分公司不满足于晋城市团餐行业第一的现状,在降本增效上狠挖潜力,在岳城项目部试点了PDCA循环管理法,将每天的餐厅刷卡次数、营业额、食材出库记录形成可视化数据表格,直观反映各时间段、各班次楼层就餐情况,认真分析后,科学调整菜品类型和食材数量。该项目负责人说:“通过试点PDCA循环管理方法,食材用量较之前降低了9%,效果显著。省下的就是赚来的,我们计划全面推行。”
03“多劳多得”激发工作热情
“分灶吃饭”化小了经营单元,让每个子分公司、区队、班组、岗位都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体,传递了生产经营压力,将任务、目标、利益与职工紧密相连,“干得多挣得多、干得好挣得多”,让职工动力十足。
晟泰公司建立指标回款与工资发放联动机制,由公司年初划定利润承诺,对各经营实体进行绩效考核兑现。建立“334”薪酬机制,通过3成基薪、3成安全薪、4成经营绩效的薪酬兑现,推动职工由“生产者”思维向“经营者”思维转变,由“被动节支”向“主动降本”转变,由“安排工作”向“主动干活”转变,工作能动性显著提高。同时,结合职工需求和企业发展需求,建立职工素质提升平台,为职工提供学习培训机会,不拘一格举人才,以荣誉和物质激励助力职工成长成才。“程燕妮职工创新工作室”荣获省总工会命名,成为技改创效的“孵化器”;职工卫帅获全煤职业技能大赛综采维修电工一等奖,李晋东、潘玉杰获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餐厅服务一等奖。在机电安装分公司,很多技术人员考取了一级注册建造师,不仅可获取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和每季度2500元的岗位津贴,同时促进了公司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和安装资质的提升,实现了个人与企业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