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铁路运输

大秦线运量快速增加 秦港下锚船降至冰点

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

作者:吴文静

时间:2020-03-18

近一周来,大秦线和唐呼线日均发运量增至106万吨和19万吨,较二月份平均水平分别增加了26万吨和11万吨,铁路煤炭发运量接近正常水平。而与此同时,需求持续低迷,到达环渤海港口拉煤船舶数量却是大幅减少。截止昨日,环渤海港口下锚船降至50艘,较三月初减少了33%;其中,秦皇岛港和黄骅港下锚船分别只有10和16艘,而唐山各港下锚船只有0-3艘。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主产区煤矿复工节奏有所加快,产量释放进一步增加;加之交通恢复,汽运供应放开,煤炭上站恢复正常,助推主要运煤铁路装车数量出现大幅增加。而终端电厂库存高位,需求真空,均在积极消耗自身库存,并全力接卸到港的重船,北上采购的积极性下降。

下游沿海地区复工情况也在加快,电厂耗煤随之改善,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已经升至54万吨,较三月上旬日均增加了5-7万吨。此外,进口煤管控力度加大,利好于国内煤炭市场;不过,受制于电厂高库存影响,目前耗煤小幅增加对市场走好帮助不大,进口政策的收紧,也暂时难改国内煤市的低迷态势。此外,国家出台了阶段性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但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红利转移至买方,加深了煤价的下跌幅度,贸易商出货节奏加快。本周,预计沿海动力煤市场将持续偏弱运行,煤价还会下跌5元/吨左右。   

从长远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不会改变,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以及政府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付诸实施,效果逐步显现。目前,各地的外贸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履约能力也在快速回升;其中,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的重点外贸企业已经全部复工,各地基建项目先后开启,全国平均商业活跃度出现周期性小跳跃上升,中小城市恢复更快。此外,近两日,浙江、广东珠三角地区下游终端水泥需求恢复明显提速,企业日出货达到7成,三天时间增加20%左右;而“新基建”建设也将增加新动力,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巨大。

尽管电厂日耗逐渐恢复,但在电厂库存高企,以及疫情尚未完全解除的情况下,各省市开工结构有所不同,整体耗煤动能依旧偏弱。预计在四、五月份实现全面复工,届时工业用电将得到提升,后续拉运积极性也将有所提升。


特别声明

国际煤炭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煤炭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煤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煤炭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煤炭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