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媒体聚焦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田陈煤矿: “战线”长了、人员少了,效益上来了

来源:中国煤炭网

时间:2018-05-04

   “战线”长了、人员少了,效率效益却上来了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田陈煤矿向“改革”要效益
 
  作为人员较多、井下条件复杂、历史包袱沉重的老矿井,如何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寻找新突破?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了摆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田陈煤矿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进入今年以来,该矿聚焦枣矿集团“一提双优”工作部署,针对矿井生产接续困难、可采储量不足、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刚性成本居高不下等实际情况,提出了装备升级、减人提效,由“一提双优”向“一提多优”转变的改革思路。
 
  “在工作面设计之初,我们一定要科学统筹,合理规划,在装备升级和智能化开采上下功夫,在提质增效上求突破······”
 
  这是该矿7123工作面设计之初,召开论证会的一个场景。
 
  年初,该矿经过反复论证“沿空留巷”“对拉开采”及“逐面推采”等设计方案,最终确定形成打造全国首个360米上行运输超长综采工作面的思路。
 
  田陈煤矿综采二区区长杜厚磊兴奋的告诉笔者:“该工作面的建成投产,减少掘进巷道400余米,节约资金300余万元,减少一次安装撤除,有效缓解了矿井安撤紧张的局面。”
 
  将7123工作面打造成为集电液控支架、大功率采煤机等诸多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超长现代化工作面,推广全岩掘进机械化作业线,引进耙矿绞车等改革措施的落地,破解了制约矿井智能化开采的诸多难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化机构改革、优化劳动组织,撤消了安装准备工区编制,并入综采二区管理,将5家掘进区队整合为4家,形成了“三综一炮”组织模式。”该矿调度指挥中心主任郝广启说道。
 
  同时,针对局部区域人员分配不科学、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价值的实际,该矿根据生产需要和岗点设置,整合体制相同,功能相近的科室、单位,先后成立了调度指挥中心、环保科技中心、制修中心、成本预控中心等综合部室。
 
  该矿工资科科长张素彬介绍说,“合理配置人员、调整劳动组织、实施岗位合并等改革措施的落地,不仅提高了职工工资水平,还大大提高了大家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
 
  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装备升级、减人提效等举措,虽然井下“战线”拉长了、岗点增多了,但人员却减少了、效率却提高了,并全部取消了采煤夜班生产,取消了翻班打连勤等安全“短板”,为老矿井的涅槃重生,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根基。

特别声明

国际煤炭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煤炭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煤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煤炭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煤炭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