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煤炭政策

山西朔州十三五规划:加强煤炭、煤电、煤化工三大强势产业

来源:

时间:2016-09-13

近日,山西省朔州市发布了《朔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充分利用煤、电、风、光的优势,以煤为基,多元并进,打造综合能源基地。重点加强以煤为基的煤炭、煤电、煤化工“三大强势”产业,大力推动煤炭革命,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加快煤炭产业升级改造,加快煤化工建设步伐,提升煤炭伴生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推进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等。

小编摘录了其中关于煤炭的部分,详情如下:

突出“五个重点”

着眼朔州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战略任务,把循环经济、新兴产业、特色农业、生态建设、城乡统筹等“五个重点”作为主攻方向,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

——以循环经济为基本路径。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的基础性优势,依托煤、发展煤、延伸煤、超越煤,全力打造并做大做强四条煤基产业循环链,即煤—煤矸石—电;煤—电—粉煤灰—氧化铝及氧化硅—铝和铝制品;煤—煤矸石以及电厂粉煤灰和脱硫石膏—新型墙体材料;煤—煤制气、煤制醇醚燃料、煤基合成油等;鼓励、引导煤炭企业加快产业延伸和资本拓展,实现资本循环、资源循环、产业循环,努力构建资源循环化利用、产业循环化发展、产品循环化生产的发展体系,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

——以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市场前景为引领,以开放引进为手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八大园区为承载,加快发展食品、化工、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新兴产业,实现煤炭资源大市向新兴产业大市的跨越。进一步完善和推行煤矿企业领办、兴办非煤项目的“一矿一企”制度,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打造“五大基地”

立足朔州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潜在优势,打造全国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日用陶瓷生产基地、生态畜牧养殖基地和全省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等“五大基地”。

——全国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充分利用煤、电、风、光的优势,以煤为基,多元并进,打造综合能源基地。围绕“六型”转变,做精煤炭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非煤产业,推进“革命兴煤”;以园区为载体,促进煤电企业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产业链,形成煤电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以绿色、环保为特点的新能源产业,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和先进适用技术,以甲醇、二甲醚、烯烃、煤制天然气、合成氨等煤化工产品为主导,开发终端煤化工优势产品,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高附加值转化。

——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按照“建设全省循环经济集聚区”和“路径最多元、产品最丰富、技术最高端”的要求,继续加大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砖、煤矸石新材料的综合利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抓好粉煤灰资源化利用项目,提升粉煤灰利用的层次和水平,发展以粉煤灰利用为主要目标的各类新型材料,形成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复合墙板、新型耐磨材料等多样化的利用新格局;做优我市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提升固废工业园区的循环化水平,力争达到零排放、全循环,打造全国有影响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做优做强能源产业

大力推动煤炭革命,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围绕“稳中求进保增长、转型升级促发展”的思路,以“科学转化、吃干榨净”为原则,以全面创新为支撑,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做精煤炭主业、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实现绿色开采,加大煤炭的转化力度,大力发展型煤等新型产品,由单纯的卖煤转变为卖清洁能源,逐步形成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优质高效、安全稳定的发展模式,推进煤炭及其相关产业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安全保障型转变,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举转变,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全力打造全国综合能源示范基地,走出一条具有朔州特色的“六型转变”革命兴煤新路子。

加快煤炭产业升级改造。按照大型化、现代化、集约化的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矿井关闭、落后产能、僵尸企业退出机制,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有效控制煤炭生产总量,提高煤矿生产集中度,力争到2020年,办矿主体控制在27家以内,煤矿数量控制在70家以内,300万吨级以上矿井数量达到18座,巩固提升亿吨级中煤平朔集团,进一步做强、做精、做细、做深、做优煤炭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合理安排新增产能,重点推进东露天煤矿(2000万吨)、麻家梁煤矿(1200万吨)等大型煤矿的建设,到2020年将全市全部矿井建设成为标准化矿井,全市煤炭产销能力控制在2亿吨左右。提升矿井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智慧矿山建设和无人工作面配套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充填式开采”、“保水式开采”等新型开采技术的研发与试验示范,大力发展煤炭分质分级利用技术,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到2020年,全市洗精煤产量达到1.8亿吨,原煤入选率提高到90%以上,井工煤矿采区回采率达到75%以上,露天煤矿回采率达98%以上,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平均达到90%以上。

打造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全面推进电力供给侧改革,以“黑色能源绿色发展,高碳能源低碳发展”为原则,加快发展低热值煤发电和高参数大容量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在2015年电力运营装机规模953.35万千瓦,在建电厂装机规模655.55万千瓦的基础上,积极规划申报一批新的火电项目,到2020年,全市电力总装机规模达到2400万千瓦,其中:燃煤电厂装机规模800万千瓦;低热值煤电厂装机规模8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800万千瓦。形成中煤平朔电力集群、山阴北周庄电力集群、神头电力集群、朔南电力集群。按照政府搭台和企业自愿相结合的原则,以建立股权为纽带的煤电联营和签订长协合同为基础的合作为主要实现形式,积极促进煤炭企业深化煤电联营合作模式、商业模式和发展模式,引导、培育煤电一体化园区扩大规模,实现煤炭电力行业协调发展,打造我省最大的煤电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加快煤化工建设步伐。按照清洁高效、依煤而建、集约发展的原则,以建设晋北现代煤化工基地为契机,实现煤化工产业布局“基地化”。通过联合、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引领作用的企业,扩大煤化工产业规模,促进产业升级。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和节能环保标准,推进煤基新材料、化肥、新能源项目建设,有效提升煤基多联产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实现由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精细煤化工升级。重点推进平朔劣质煤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北京神雾集团煤炭分质梯级利用项目、山西赐润能源400万吨低价煤分质转化综合利用项目、山西晋煤集团200万吨煤制油项目、山西阳煤集团年产40亿立方煤制天然气项目。按照煤炭分级分质利用,合成气优化利用,整体集约化、一体化的产业链设计思路,形成以煤基清洁燃料(天然气、油品)和煤基高端石化产品(烯烃、芳烃)为主的产业链。鼓励发展活性炭等传统特色产品。到2020年,力争全市煤化工行业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元,烯烃产能120万吨/年,硝铵产能30万吨/年,天然气产能40亿标方/年。

提升煤炭伴生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按照“保护资源、有序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扶持平朔矿区煤炭伴生资源研究开发利用,组织力量对平朔矿区煤炭伴生资源储量、赋存情况精确分析研究,对非金属伴生资源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开采规模,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对金属伴生资源利用开展研究,推动平朔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等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要注重煤炭开采过程中黄铁矿、菱铁矿、铝钒土、锰矿、高岭土(煤矸石)、高岭岩、风化粘土等金属和非金属煤层伴生矿的开采和保护,特别是对部分煤种富含的适宜开发利用、应用领域广泛、潜在经济价值巨大的锂、镓、煤珀等宝贵伴生资源,切实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开辟煤炭资源利用新空间。鼓励煤炭开采企业与新材料生产企业进行需求对接,通过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分层开采等技术手段,实现煤炭伴生资源保护开发水平全面提升。抓好区域内石英岩、方解石、长石资源、粘土矿的综合整治,规范资源开发和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推进煤炭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煤炭行业法治建设,完善权力运行监管制度,精简审批事项。进一步推进煤炭销售体制改革,创新煤炭销售方式,构建煤炭现代市场体系。推进矿产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完善矿业权出让市场,除国家、省有明确规定外,对新设立的非煤矿产资源矿业权全部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出让。加快矿产资源矿业权交易有形市场建设。
 

特别声明

国际煤炭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煤炭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煤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煤炭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2025年7月第1周内蒙古煤炭价格环比下降

2025年7月第1周内蒙古煤炭价格环比下降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 3小时前

2025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炭价格微幅下降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 3小时前

更多煤炭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