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企业动态

山东兖矿:借力黄金水道 推动降成本增效益

来源:

时间:2016-08-12

截至8月6日,山东兖矿集团济三码头外来煤系统工程已发运来自本集团内部所属东滩矿的煤炭1.2万吨。这些煤炭是经兖矿自营铁路运至泗河口港济三码头进入京杭大运河走向市场的。

“原来应客户要求,东滩矿煤炭都由汽运转至地方的太平、荣信等港口,各类费用每吨要支付给别人27元。”在济三码头装船发运现场,该矿煤质发运科科长刘英壕说,现在兖矿通过建设外来煤工程,有了自己的港口,这部分费用就留在了兖矿集团。

好处不仅在于降低了成本。刘英壕介绍说,现在安全性、煤质、转港效率等,兖矿集团自己都能更好地把控。

济三码头建成于2001年12月,是济三矿的配套工程,距京杭大运河主航道4.8公里,建成以来年吞吐能力300万吨,此前主要承担济三矿的煤炭装船外运任务。

济三码头外来煤系统工程的建设,源于2016年初兖矿集团营销战略的重要布局。

“济三码头这些年来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创造经济价值。”兖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希勇说,要按照当前600万吨、长远1000万吨的能力对码头进行系统工程改造,发挥出运河黄金水道的区域优势,实现效益最大化。

为此,兖矿集团将济三码头外来煤改造系统工程列为集团2016年重点工程。自2月19日开工,经过120余天的努力,整个工程安全高效建成,7月18日顺利实现试生产,承担起对兖矿省内本部矿区、乃至陕蒙基地煤炭铁路转港,决战市场的“桥头堡”使命。

“济三码头外来煤工程的最终目标就是挖掘矿区铁路及港口资源潜力,通过区域性铁路水路联运降本增效。”8月7日,兖矿集团总经理李伟在检查该工程运行情况时说。
 

特别声明

国际煤炭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煤炭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煤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煤炭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煤炭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