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10月份中国进口煤及褐煤1396万吨,环比9月份下降381万吨,降幅21.4%,则同比下降617万吨,降幅30.6%;2015年1月份-10月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17031万吨,同比减少29.9%。而10月份煤炭进口量1396万吨,创下了自2011年4月份以来单月煤炭进口量的新低。
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由于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较为严重,导致价格下跌,进口煤失去价格优势后,对其的需求自然下降。2015年以来国内煤价格持续下跌,部分煤种跌幅甚至大于进口煤。以2015年8月份-10月份国内煤5500大卡和澳洲煤5500大卡华南地区到岸价为例,8月份两者价差为22元/吨,9月份降至17元/吨,10月份更降至8元/吨。若算上澳煤到岸的减载等费用,实际上澳煤价格已经出现严重倒挂。在失去价格优势的情况下,进口煤数量自然不可避免地减少。
其次,人民币的贬值也会影响我国对进口煤的采购。对进口煤市场而言,人民币贬值将提高进口煤炭的采购成本,增加煤炭进口商的采购风险,及压缩进口商的利润空间。而8月11日,中国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往后连续3天人民币汇率共贬值5%,由此带来的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使得进口商普遍减少了对进口煤的采购。
最后,电力消费的供过于求和新能源发电的冲击影响了我国对进口煤的需求。近日,中电联发布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指出,2015年电力消费增速低于2014年,同比增长不超过1.0%,低于2014年;预计2015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00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低于4400小时,降幅较大。
2015年以来,华南及华东的沿海电厂发电负荷多维持在30-60%的发电负荷。特别是广西地区,受经济下行压力及水电冲击等因素的影响,2015年以来广西地区火力发电需求欠佳,不少燃煤电厂经历了机组调停和轮停,个别火电厂三四季度更是出现罕见的机组全停的情况。火力发电需求持续萎靡,加上清洁能源对火电需求冲击的影响,必然会加剧煤炭需求不足。
专家分析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抑制进口煤市场的因素仍将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2016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将进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