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安全动态

鄂庄煤矿实现连续安全生产7000天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中国经济网

时间:2011-06-20

    截至6月17日,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鄂庄煤矿实现连续安全生产7000天,累计安全产煤1900多万吨,这一成绩再次刷新了由该矿保持的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生产周期新纪录。而鄂庄煤矿始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齐头并进原则,深入扎实开展以“基层、基础、基本功”为主要内容的“三基”建设,逐步培育了职工“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文化基因,促进了安全工作可持续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原因。

    19年来,该矿历任矿班子在安全工作中,十分注重对全员安全理念和安全文化的良性培育和理性引导,“安全是发展之基”、“安全是民生之本”、“我要安全、安全为我”等基本认识,已经成为该矿全体员工的核心理念和作业标准。此外,该矿十分注重安全文化传承,把长周期的安全业绩,化作各时期的“全员接力”,时刻提醒广大干部职工,珍惜安全大局,巩固安全成果,不断延长矿井安全生产周期。在新的历史时期,该矿突出“以人为本”理念,立足职工职业健康,聚力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彻底扭转安全靠“管”,保安靠“罚”的传统管理模式,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强化质量标准化建设,为安全生产和职工作业创造了良好环境。岗位就是责任、职务就是义务、工作就是考验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理念在全矿各级人员中逐步普及,矿井安全生产观念、能力和水平发生了质的跨越。

    构建实施以管理精细、装备先进、监管到位、文化引领为主要内容的“四大体系”,是该矿能保持较长安全生产周期,实现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另一法宝。近年来,该矿在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类煤矿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定的同时,还立足矿井安全实际,建立实施了涵盖矿井各个专业流程178类2498项作业标准,使各级各类人员的每次项目操作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他们以“科技化、信息化”为建设目标,逐步淘汰落后设备设施,高标准开展了“六大系统”建设。随着各生产地点逐步实现作业环境舒适化、机电设备集控化、物料运输皮带化、安全监控数字化、调度指挥智能化,矿井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90%以上,为保障作业现场人员安全奠定了基础。为不断推进矿井安全质量的标准化建设,该矿还建立实施了以“毫、秒、克、厘”为基本单位的内部安全监管验收体系,按照PDCA管理循环和精细化管理规范要求,实现了作业现场安全监管“零缝隙”、工程质量“高标准”。该矿通过在职工中持续不断开展“素质提升工程”,以岗位建课堂,以竞赛比短长,以激励促成长,“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尽其才”的观念深入人心,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成为一线生产和管理主力,有效提升了安全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特别声明

国际煤炭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煤炭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煤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煤炭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煤炭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